12月28日,临潼区相桥街道神东村集体出资,免费为本村532户村民发放一万余斤白菜、莲花白等新鲜蔬菜。
此次神东村村委会实行“无接触”式发放蔬菜。村干部将提前整理好的袋装蔬菜放在每户**众家门口,敲门后退两米后,再由**众取回家中,避免直接接触。
收到新鲜蔬菜的神东村村民表示,村干部把菜送到家门口,真的特别贴心,将一定从自身做起,居家不出门,为防疫作贡献。
“保障了**众的餐桌,大家才能安心地居家生活,才能更好地配合防疫工作。”神东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现武说。
作者:贾浅浅 杨健
编辑:张娟
来源:九派**
马永恩,**,2000年10月生,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**。马永恩7岁那年,他的父亲患上急**脊柱炎瘫痪在**,为了给父亲治病,家中负债10余万元。母亲因承受不了家庭压力而离家出走,留下了年幼的马永恩。14年来,他悉心照顾父亲,不离不弃。马永恩先后荣获“河南省**德少年”“河南省****孝心少年”等称号。
“00后”**孩独自扛起一个家
2007年9月,马永恩的父亲马小全在广东顺德一家工厂打工时,突患急**脊柱炎,颈部以下失去知觉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为了治病,家里花光了积蓄,还欠了一大笔债。为了还债,马永恩64岁的爷爷到工地上打零工赚钱。然而,在一次从工地回家的路上,马永恩的爷爷不幸遭遇车祸身亡。料理完爷爷的后事,马永恩的母亲就不辞而别,至今杳无音信。爷爷去世、母亲离家出走,马永恩的父亲由同村的姑姑照顾。祸不单行,爷爷去世一年后,姑姑也瘫痪了,当时,马永恩年仅9岁。从此,马永恩便和父亲相依为命,靠着政府的低保补助和好心人的爱心捐助来维持生活。
为了防止父亲生褥疮,马永恩就用一块木板将**和轮椅搭接在一起,每天顶着父亲将其一点点挪到轮椅上。高大的父亲和马永恩瘦小的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每挪动一次,马永恩总是累得气喘吁吁。“对我来说‘难’已经成了一种常态,也是一种锻炼。”尽管如此辛苦,但马永恩从小学到高中从未落下学习。
带着父亲上学
2020年,马永恩顺利考上了大学。这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,却让马永恩犯了难。一边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亲,一边是大学学业,思虑再三后,马永恩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。
2020年10月9日,黄河科技学院新生开学的**天,马永恩拎着大**小**,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。这在人潮涌动的校门口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
**、桌、铁皮柜……这就是马永恩和父亲在学校的“家”,简单整洁。房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电锅,里面是马永恩为父亲煮的面。“因为电锅没法**菜,我和父亲**常吃的是鸡蛋面。”马永恩说。
每天,马永恩除了上课和照顾父亲外,还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勤工俭学,在食堂和图书馆做**。“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**,”马永恩说,“早上在食堂做完**后,再赶去上课,每天都很忙,但很充实。”
“他的熟练让人心疼。”他的辅导员红着眼说。马永恩每天要给爸爸洗脸、洗脚、洗头,每个星期还会帮爸爸洗澡。正是得益于马永恩的悉心照顾,这么多年来,他的父亲从未长过褥疮。
父亲在 家就在
“现在回过头看,我也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。”马永恩说,“我家已经这样了,爸爸是我**的亲人,如果爸爸有什么意外,我就真成孤儿了。”带着父亲上大学,虽然辛苦,但马永恩却认为,父亲在,家就在。
“永恩从小就很听话,也很孝顺,没有永恩这孩子,我活不到今天,我非常感谢孩子的悉心照顾!”他的父亲马小全动情地说。10多年来,无论春夏秋冬,马永恩每天都早早起**洗衣服、做饭,照顾父亲的起居;中午,经常推着他到院子里晒太阳,呼吸新鲜空气,陪他聊天;**,还会为他按摩双腿。
“我觉得将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对未来,马永恩期待像电影《背起爸爸上学》里那样,努力学习,好好生活。
监审:郝瑞珩 轮值:王越 三审:邓植尹
二审:王小伟 责编:赵洋 校对:姜丽
来源:九派**